第1063章 赞歌-《四合院:猎人开局,枪指贾张氏!》


    第(1/3)页

    (年轻人接过菜刀,手腕翻转间,刀刃在案板上“笃笃”作响,节奏均匀得像打鼓。)

    傻柱(眯眼笑):“嚯,这手艺比周阳强!你叫啥名?”

    年轻人(头也不抬):“我叫小马,在部队炊事班待过两年,剁馅这点活儿不算啥。”

    周阳(笑着让开位置):“那我歇会儿,给你递水。说真的,你这力道,肉馅准能剁得又细又匀。”

    许大茂(镜头怼着案板):“家人们看这军事化剁馅!刀刀精准,比机器绞的还匀!小马同志,您这手艺能出个教学不?”

    小马(腼腆笑):“别叫同志,叫我小马就行。教学谈不上,就是练得多了。对了,肉馅里要不要加点葱姜水?去腥提鲜,我妈总这么弄。”

    三大爷(从调料碗旁探出头):“加!必须加!我这有现成的葱姜,切得碎碎的,泡在温水里正合适。”

    张奶奶(揉着面团):“还是年轻人懂行。槐花,学着点,以后自己过日子,这些都是学问。”

    槐花(举着刚捏好的兔子饺子):“小马哥哥,你看我这个耳朵直不直?刚才你捏的那个,像真兔子!”

    小马(瞅了眼):“进步不小!再把耳朵尖捏圆点,就更像了。对了,豆沙馅要不要放猪油?我妈说放点猪油,蒸出来更润。”

    傻柱:“放!去年没放,有点干。张奶奶,咱家有猪油不?”

    张奶奶:“在灶台上那个小瓷罐里,我炼好的,白花花的,正好用上。”

    (众人各司其职,院里的剁馅声、揉面声、说笑声混在一起,像支热热闹闹的交响曲。许大茂举着手机在人群里穿梭,镜头扫过每个人的笑脸。)

    许大茂:“家人们看这氛围!这才叫过年!剁馅的、和面的、包花样的,还有我这拍视频的,各司其职,其乐融融——三大爷,您那秘制调料到底放了啥?粉粉绿绿的,怪神秘的。”

    三大爷(往肉馅里撒了勺粉末):“这叫‘十三香’,不过是我自己配的,比买的多两味料。想知道?等饺子熟了,你多吃几个就尝出来了。”

    李爷爷(剥着蒜):“老纪这调料,当年在厂里年夜饭上露过手,一桌人抢着吃,最后连汤都喝光了。”

    三大爷(得意地扬下巴):“那是!我这调料,放饺子馅里香,炒菜放一点也提味,比许大茂那手机支架还百搭。”

    许大茂:“您可别埋汰我手机支架,这玩意儿能架着手机让全国网友看咱包饺子,您那调料能吗?”

    傻柱(笑着打圆场):“都厉害!调料管香,手机管热闹,缺一不可。对了小马,你家除夕就你妈一人?”

    小马(剁馅的手顿了顿):“我爸在外地执勤,回不来。我妈说院里热闹,让我来凑凑,顺便……顺便给大伙送点她腌的腊鱼,说配饺子吃下饭。”

    张奶奶(停下揉面):“好孩子,快把腊鱼拿来,咱蒸上!今晚就留这儿吃饭,别回去了,人多热闹。”

    小马:“这……不太好吧?太打扰了。”

    槐花(拽着他的衣角):“不打扰!我家有好多饺子,够你吃的!还有我的兔子饺子,分你一半!”

    周阳:“就这么定了!等会儿我去给王老师送点饺子,让她也尝尝咱院的手艺。”

    三大爷:“送的时候多带点酸汤,王老师爱吃辣,我刚看见许大茂买了干辣椒,正好派上用场。”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案板上的饺子排得整整齐齐,白菜猪肉馅的敦实,荠菜豆腐馅的清爽,豆沙馅的圆滚滚,还有槐花捏的兔子饺子,歪歪扭扭地挤在中间,像群调皮的小兽。)

    傻柱(往锅里倒水):“水开了!先下纯肉馅的,耐煮!”

    张奶奶(把饺子往锅里下):“轻点放,别挤破了。槐花,拿漏勺来,轻轻推两下,防粘。”

    槐花(踮着脚够漏勺):“来啦!小马哥哥,你看这水‘咕嘟咕嘟’的,像不像在唱歌?”

    小马:“像!唱的还是‘过年歌’。对了,要不要点三遍水?我妈说煮饺子点三遍水,皮筋道,馅入味。”

    三大爷:“点!老规矩不能破。第一遍点凉水,第二遍点温水,第三遍点热水,保准好吃。”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沸腾的锅):“家人们看这翻滚的饺子!像一群小白鱼在游泳!再过三分钟,第一锅就出锅啦!”

    李爷爷(看着锅):“想起我年轻时在部队,除夕也包饺子,二三十号人围着大盆,你擀皮我包馅,煮好了蹲在雪地里吃,冻得嘶嘶哈哈的,却比啥时候都香。”

    周阳:“李爷爷,那时候您包啥馅的?”

    李爷爷:“哪有啥好馅,就是萝卜粉条的,偶尔能掺点猪油渣,就美得不行。哪像现在,又是肉又是虾的,日子是真过好了。”

    (第一锅饺子出锅,白胖胖的盛在盘里,浇上点醋和香油,香气瞬间漫开。傻柱先给李爷爷端了一盘,又给小马和张奶奶各分了一碗。)

    槐花(咬了口兔子饺子):“豆沙馅的流心啦!甜滋滋的,小马哥哥你快尝尝!”

    小马(咬了一口):“真好吃!比我妈包的甜,猪油放得正好,不腻。”

    三大爷(嚼着荠菜豆腐馅):“嗯,我的秘制调料没白费,这馅鲜得很,荠菜的清香味一点没跑。”

    许大茂(边吃边直播):“家人们看这爆汁的肉馅!咬一口‘滋’的一下,肉香混着调料香,绝了!我宣布,三大爷的调料封神了!”

    傻柱(给大伙盛酸汤):“来,喝点酸汤暖暖!里面放了虾皮和紫菜,鲜得很。”

    张奶奶(喝着汤):“小马,你妈腌的腊鱼呢?快拿来蒸上,配着酸汤吃,解腻。”

    小马(赶紧去拿):“在门口网兜里呢,我妈说蒸之前得泡半小时,不然太咸。”

    周阳:“我去泡!正好第二锅饺子下锅,等饺子熟了,腊鱼也差不多了。”

    (第二锅饺子是冬瓜虾仁和韭菜鸡蛋的,刚出锅就被抢了个空。许大茂的手机快没电了,插在院里的插板上充电,他却顾不上看屏幕,埋头吃饺子。)

    三大爷(数着盘子):“这都第三锅了,许大茂你吃了多少?我瞅着你面前的醋碟都空三个了。”

    许大茂(抹嘴):“不多不多,也就……十几个吧。主要是傻柱煮的好,皮不烂,馅还热乎。”

    槐花(举着个没吃完的饺子):“我要给布娃娃也‘吃’一口!”她把饺子凑到布娃娃嘴边,假装喂它,逗得大伙直笑。

    张奶奶:“这丫头,真把布娃娃当妹妹了。等会儿给它也‘盛’点汤,别渴着。”

    (正说着,周阳端着蒸好的腊鱼进来,油亮亮的鱼肉透着红,撒着点葱花,香气比饺子还霸道。)

    傻柱(夹了一块):“王老师这手艺绝了!咸淡正好,还带点酒香味,配饺子太合适了。”

    小马:“我妈说,腌的时候放了点白酒,既能去腥,又能存得久。她总说,好东西得跟街坊分享,才叫过年。”

    三大爷:“这话在理!远亲不如近邻,咱院这些年,谁家有难处不都是互相帮衬着?就像这饺子,一个人包着冷清,一群人包着才香。”

    李爷爷(点头):“老纪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人啊,活着就图个热乎气,身边有人,桌上有饭,就是最好的日子。”

    (夕阳把天边染成了橘红色,院里的灯笼更亮了,映着每个人脸上的油光和笑意。许大茂的手机还在充电,屏幕上的点赞数噌噌往上涨,他却没再看,只顾着跟大伙碰杯——杯里装的是傻柱泡的山楂汁,酸甜解腻。)

    槐花(打了个饱嗝):“我吃饱了!肚子像个小皮球。”

    傻柱(笑着拍她肚子):“等会儿放鞭炮,消化消化食。我买了挂小鞭,还有几个烟花,晚上咱在院里放。”

    槐花:“好耶!我要拿小灯笼!张奶奶给我做的红灯笼,上面还绣了小兔子!”

    张奶奶:“在你床头挂着呢,等天黑了就给你挂上。对了小马,晚上别走了,跟我们一起守岁,看春晚。”

    小马:“能行吗?我妈说让我早点回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