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对不起,我觉得朝廷给的太少了!-《我在大唐当驸马》


    第(3/3)页

    张顿摇头道:“陛下,你没说到点子上。”

    “张少尹!”封德彝忽然开口道:“你究竟想说什么?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些!”

    “好,那我就直白的说。”

    张顿看向封德彝,竖起一根手指道:“我在河东道,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为灾民提供竹具编织之法。”

    “但由于河东道有人阻挠我做事,毁掉了河东道之地的所有竹林,导致竹具编织之法进行不下去。”

    “如果没有他们阻挠,河东道灾民的问题,能提早一个月解决。”

    “为什么?因为百姓们学了竹具编织之法,编织出了竹具,就能直接运到河北道贩卖,得到的钱银,足够解了河东道之难。”

    “第二件事。”

    张顿竖起第二根手指,继续说道:“因为编织竹具以贩卖之办法进行不下去了,所以我在河东道又开设作坊,以便造纸作书。”

    “造纸得来的利润,是编织竹具之法的数倍,而作书出来的利润,是数十倍之多,这在关内道已经得到印证。”

    “第三件事。”

    张顿竖起第三根手指,淡淡道:“就是我帮河东道的灾民,赎回了他们的田地和屋宅。”

    封德彝眉头一挑,“所以呢?”

    张顿反问道:“封密公,你觉得我做的这三件事当中,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意味着什么?”

    不等封德彝开口,张顿继续说道:“意味着的,不单单是解决了河东道的安置灾民问题。”

    “同时,还给河东道留下了两个敛财办法。”

    “只要河东道那边,按部就班的依照我规定的事情来做。”

    “那么,河东道日后就能凭借着编织竹具之法,和造纸作书的作坊,得到巨帑。”

    张顿淡淡道:“到时候,整个河东道给朝廷每年带来的赋税,就能多达数百万贯之多!”

    嘶!闻言,文武百官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一个河东道,就能每年为朝廷多带来数百万贯的赋税?!

    李二听的也愣住了。

    要知道,整个大唐每年征收的赋税,总共加起来也就数百万贯而已。

    若是因为张顿,整个河东道能每年多给朝廷提供几百万贯的赋税。

    那这功绩,可谓泼天大功了!

    唐俭呆呆的看着他,许久回过神来,差点从地上蹦起来,激动道:“张少尹,你是认真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