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叶繁时代来临和欧美消息(今天8500多字,求点月票推荐票)-《从华娱开始崛起》


    第(3/3)页

    好在叶繁发声后,取得的效果不错,至少这样处理以后,也许会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但绝对不会说他傻。

    更是能让人认识到叶繁的实力和他的手段,不会以年纪小就看轻他,重蹈陈大导等人的覆辙。

    不过虽然叶繁发表声明,希望歌迷们后面不要在去刻意冲榜,但《追光者》的质量和成绩在这摆着。

    《追光者》、《月光》等歌曲,不仅传唱度广,质量上佳,甚至很多都是王炸级别的歌曲,更是有【中国风】的名头在。

    再加上叶繁的人气、惊人的专辑销量和媒体屠版的影响。

    哪怕叶繁这段时间选择主动低调,沉寂下来,歌迷也不在刻意打榜,但仍没有几张专辑和歌曲能威胁到《追光者》的地位。

    因为《追光者》在内地点播榜上还有6首歌,《追光者》更是在湾湾金曲榜连夺10周冠军,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哪怕有这么多大牌歌星发行了自己的经典专辑,也没有歌能把它们给弄下去,只能在各大榜单抢夺有限的名额。

    而且在内地点播榜,叶繁的歌在前十排名上略有变化,但占《追光者》、《月光》和《光的方向》依旧牢牢占据前三名。

    《伤心太平洋》只能屈居于第四,而且它在金曲榜第二的位置也不稳,要抵御王妃、张慧妹、张雪友等人新专辑的冲击。

    这样久而久之,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至少十占其六,比叶繁一个人包揽前十名要好多了,勉强在其他人的忍受范围之内。

    而且更惊人的消息,叶繁还没有选择公布!

    那就是《光年之外(英)》这首歌,在美国发酵一段时间后,已经成功火了起来,并登上了公告牌单曲榜单的第98名!

    实际上《光年之外(英)》在美国的火爆程度要比排名高,但公告牌单曲榜单的计算规则很复杂,不仅要算电台点播量,还要看专辑销量。

    而《追光者》在欧美地区只卖出了10多万张,毕竟《追光者》是中文专辑,只有一首英文歌。

    但在这样情况下,《追光者》在欧美能有这个销量已经非常不错了,不然只算亚洲销量,《追光者》第二个月的销量是突破不了300万张。

    如果这是张英文专辑,那《光年之外(英)》在公告牌top100单曲榜单肯定不止这个排名,叶繁也能登上公告牌top200的专辑榜单!

    所以《追光者》的销量不高,但《光年之外(英)》竟然能上单曲排行榜,足以看出这首歌在美国的点播量有多高!

    许智伟知道这事后,兴奋激动之情都无法言表,要不是叶繁拦住他,他早就选择公布这个消息。

    但这个消息要是现在公布了,那短时间叶繁就别想从热搜上下来,这样违背他现在的计划。

    叶繁暂时不想公布这个消息的原因,一个就是他现在已经非常火了,他想降温都来不及,怎么会自找麻烦。

    等那边成绩在好点,找个合适的时机公布也不迟。

    另外就是《光年之外(英)》只是他的试水之作,有这个成绩他不意外,但要让他多开心那也不至于。

    甚至叶繁觉得这个成绩太差了,他感觉拿不出手,叶十郎要正式登录欧美乐坛,怎么也要来个一鸣惊人吧。

    不说吊打各路欧美歌手,公告牌单曲榜前50,专辑榜前100总要达到的吧,不然怎么对得起他现在在华语乐坛的地位?

    许智伟兴奋激动的情绪一下就被叶繁这个理由给打败了,瞬间消失殆尽!

    他就没见过这么装掰的人,这尼玛还叫成绩差?叶繁是狗吧!

    中文专辑能在欧美卖出10万多张,甚至还登上美国公告牌,华语乐坛有几个歌手能做到这样?

    要不是叶繁远在燕京,许智伟恨不得现在,立刻,马上抓住他一顿喷,一天不装掰能死吗!

    要是国内有装掰犯法的法律,许智伟肯定第一时间给警察打电话,让他们把叶繁这个装掰犯抓走,他是在忍受不了这么能装掰的人!

    叶繁才不管许智伟怎么想,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不然他从小就主动学英语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去欧美割韭……咳咳……分享好听的音乐顺便轻松赚点刀乐吗?

    所以就这么惊人的消息叶繁都没有公布,但从6月底开始,叶繁新专辑开始打榜,加上《鬼吹灯》发行后的热度,《追光者》的专辑销量,捐款等事宜,让整个华语乐坛乃至整个娱乐圈,都没有比叶繁更红的艺人!

    红到就连故宫和春晚导演组都忍不住出来蹭热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