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混在人群中,还是混在物资之中呢?两者各有利弊。不过离着年终艺人登场还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他可以提前侦查一下。 这个世界的船舶兼具兔、鸡、牛家特色,比较类似历史上的三国丸(备注:脚盆战国时代晚期的一种船舶,东西方大混血,在当时算是一种比较先进,比较超越时代的尝试),无论是类似福船、全身宽大主要负责短距离货物运输的货船;还是有点飞剪船的样子、全身细长、速度极快,主要负责跨国航运的帆船;亦或者跟传统安宅船比较类似、成本低廉但只能作为近海跑腿的小船,它们的风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硬帆软帆,划桨摇撸,《月影》里面开往雁国的船只只是其中的一种代表,而且还是非常高档的存在,更多的短程船只看上去就很一般了。 飞斋为此去城外的造船厂考察了一下,最后的结论让他哭笑不得—这个世界的船舶设计已经出现了龙骨的衔接和原始水密舱技术。前者可以有效利用一些尺寸不怎么合格的优质木材,并且解锁船舶大小上限;后者可以有效提高船舶的生存能力,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保证船舶的安全。再加上对纺织工业要求比较高的软帆技术,这个世界顶尖造船能力至少可以吊打第一次阿芙蓉战争期间的瞒清水军。比如说,他看见最大的一艘在建船只,从工人的交谈来看,这是一艘千五百料船(勉强相当于排水量一千吨),专门用于跑远洋航运的。 不过那是上限高,这个世界船舶的下限同样惨不忍睹。 船台上大部分船竟然还是硬帆安宅船,同样大小,同样设计的船只速度和性能上远远落后之前的那些顶配。为了弥补速度上的差距,这些船只大多设置了划桨,大小也只不过二三百料(排水量不到200吨),而且这些船很多都是没有龙骨的搭接船,上面的建筑竟然跟那艘千五百料的大船一拼…飞斋感慨敢开着这种船跑远洋航线的绝对都是爷们! 当然了,这些船也不是为了跑远洋航线用的,听工人的说法,应该就是当地的一些商人订购的货船,跑短途。 不超过百料的小船就没有资格上船台了(其实也用不着),飞斋看见许多附近家庭也多多少少会一点修船造船的技术,几料几十料的小渔船随处可见,只是开着这些船去芬华宫纯属开玩笑。 船只有点过小,就算是系统商城里面那些水下行进器都很难被掩护住,而那些去参加演出的艺人乘坐的船只应该不会很大,船上空间比较狭窄,自己想借此混上船有点困难呀… 系统商城里不是没有足够强悍的船只,哪怕是《给他爱》里面的摩托艇他也不方便拿出来。经过一番考察,飞斋只能无奈的承认自己对这个年代的海运交通有点乐观了。 难道就这么放弃吗?不,一定还有方法! 飞斋狠下心来,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一个昂贵的水下无人探测器,不为了潜深,只考虑航程和隐蔽性,他要好好的探探路,看看这几十里水域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冬天的某天,飞斋鬼鬼祟祟的往水里丢了个水雷大小的探测器,然后回到住处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模拟驾驶。 这一片的水域看上去真奇妙,也许是近海的原因,这里的水深最深不超过50米。飞斋抱着恶意想象那些传说中的尖船利炮开国行动也许在这里会遭受莫名其妙的损失—其实这里的水深绝大部分不超过15米,这对一些池水比较深的远洋船只来说已经十分的危险了。要是碰上涨潮落潮,现代化的大船可能会非常的尴尬。 码头那边没去看,不过听说水深也就一两丈,大排水量的远洋船只需要停在专门的栈台上。看来约束这个世界海运发展的原因有多出来一条—没有合适的天然深水港。 第(2/3)页